第(1/3)页 到了供销社,林晚给闺女挑了一身大红棉袄,马上要过年,穿着穿这个颜色喜庆。 几个小子也选了自己喜欢的棉袄,一家人高高兴兴去车站。 有好吃的好玩的,孩子们也不觉得无聊。 正值年关,车站来往的人不少,苏彦海找了个避风的位置,让妻子和孩子们等着。 “我去问问,你们在这等着别乱跑,有拐子。” 林晚:“你去吧,我看着他们。” 来之前她就带了几根束带,把孩子们的手和自己绑在一起,即便有点动静也能及时察觉。 四小只戴着毛绒帽子,一点都不冷,好奇的打量着四周。 苏彦海快去快回,脸色有些难看。 “怎么了?没票了吗?”林晚柔声问。 苏彦海点头:“工作人员说现在都抢没了,后面得看运气能不能买到。” 林晚也没想到车票这么抢手,事已至此,着急也没办法。 “没事,咱们反正提前去,到时候坐汽车也行,就是时间长。” 火车虽然价格高,但架不住速度快,汽车总归是难受些。 回去的路上,安安被苏彦海抱在怀里,手里还拿着一块米糕吃得正香。 “吃完这块就不能吃了,咱们买了肉肉,回家吃肉。” 米糕实落,吃个两三块就饱了,林晚担心她吃得太多,等会就不好好吃饭。 “妈妈放心,安安能吃得下。”小姑娘拍着胸脯,她对每种食物都带着崇高的敬意,百吃不厌。 村口,一家人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。 谁能想到,最不被人看好的苏家能出两个大学生。 要说苏家以前也辉煌过,苏春林世世代代干木匠,他年轻时也跟着学过手艺。 那时候还没有吃大锅饭,苏家是整个村子油水最多人家。 这年头,自己在家里敲敲打打做木工的人不少,订个板凳,打个椅子不在话下,可这种手法只适合节省的人,但凡有点挑剔的都看不上。 人家苏家有专门的工具,有祖传的手艺,做出来的东西那叫一个漂亮。 谁家娶媳妇,谁家送礼,都愿意来苏家订做。 可以说有这门手艺,一家子永远饿不死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