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186章 凿山通水的利与弊-《乱世悍匪,先娶个老婆再说!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府尊大人所言甚是,西戎的威胁确实不容忽视,但凡事都是有利有弊,若因为西戎的威胁放弃祖辈传下来的千里沃土,同样是与国不利。”

    读懂了王怀安最担心的事情,曹德先是肯定了对方的担心不是无的放矢,接着说起千里沃土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放眼凉州,乃至于整个北地。

    唯独这里能够产出大量的粮食。

    不但靠近河西走廊,更是紧紧挨着连接西域的丝绸之路。

    曹德正色道:“庆阳塬一旦恢复生机,产出的粮食不但能养活十万雄兵,更能确保地方不会因为粮食而发生民变。”

    “此话有理,前不久边陲发生民变,皆因粮食不足所致。”

    唐清晏缓缓开口支持曹德。

    王怀安担心的是外患,唐清晏更担心内乱。

    就在半个月前,边陲重地出现一场大规模的民变。

    边军无粮可用,只能抢夺附近百姓的粮食,进而导致大量百姓起事。

    一旦庆阳府拥有了粮食自给自足能力。

    这样的内乱就能得到有力地遏制。

    曹德趁机接话说道:“当废弃的沃土重新变成粮仓,边军粮饷充足,关隘坚不可摧,又何须担心西戎骑兵犯境,庆阳塬越是富庶,边关根基越牢靠,反之,若当地一直穷困下去,边军无粮,百姓流离甚至起事,这才是西戎最愿意看到的局面,他们不来打,我们自己就先垮了。”

    纵然不清楚边陲百姓为何起事,不过肯定和粮食问题有关,曹德利用唐清晏提出的观点,深入介绍庆阳府的战略攻守之势。

    花厅众人陷入了寂静。

    唐清晏看向曹德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。

    “诸位大人都是饱读诗书之人,肯定清楚几百年,此地一直是对抗游牧的最前线,列祖列宗可曾因为庆阳府是前线,就放弃了这片祖宗传下的基业?难道因为西戎在侧,就要眼睁睁看着北地唯一的膏腴之地变成不毛之地吗?”

    曹德的这番回答,与其说是点醒众人,不如说是讲给唐清晏一个人听。

    同为官员。

    唐清晏这位朝廷重臣更看重长治久安。

    几十年前,庆阳府地龙翻身,人话就是发生了地震。

    地震导致河道变迁,雪水绕行。

    一番话从地缘威胁讲到历史传承,将所有的利弊剖析得淋漓尽致。

    因噎废食不可取,战争威胁也不能忽视。

    将两件事情串联在一起,形成逻辑闭环。

    王怀安沉默片刻,冲着汪有道说道:“汪县令,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汪有道愣了一下,马上向高师爷投去求助的目光。

    他哪有什么主意。

    全程就是个摆设。
    第(1/3)页